她看着自家相公含了担忧的眸子,轻声将自家阿娘说的话道来。
还没等到她主动相询,沈伯文听到一半就皱起了眉,直截了当地道:“你放心,且不说珏哥儿与阿珠在我心里是一样的,我这个做父亲的,绝不会因为他们是男是女而薄待半分。”
然后,他主动携起他的手,看着她温声却极认真地道:“再者,我沈伯文能有今日,父母兄弟自然功不可没,而如玉你,更是我最好的贤内助,我今日在此向你保证,从今往后,有且仅有你一个,绝不会行纳妾之事。”
“真的?”
周如玉没有想到自己还未曾开口,便得了相公这样重的承诺,下意识便追问了一句。
问完又有些懊悔。
沈伯文看得分明,并没有认为她是不相信自己,如果真的要说,也只是没有信心罢了。
他点了点头,道:“真的。”
既然言语无用,不如用行动来证明,他原本也并不是什么善于言辞之人。
听他说完这两个字,周如玉收回视线,怔怔的点了点头。
想给自家娘子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沈伯文便同她说了一声,又出了门接着待客去了。
……
次日,一件大事是今个儿村里要办流水席,另一件大事,则是知县大人要登门,沈家老小一大早都收拾齐整,准备迎接。
虽然沈伯文是京官,但毕竟黄知县是长源县的一把手,这些年来也兢兢业业,并无疏漏,此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一半得益于朝廷政策,另一半就要归功于黄知县治理有方。
因而这个面子还是要给足的。
因而黄知县过来的时候,见到沈家老小和他们身后的桃花村村民们都在村口恭候自己,心里那一丝对沈伯文的不满也消失了,主动走上前将沈老爷子扶了起来,态度温和地同他们说话。
进了沈家的大门,恭喜过沈伯文之后,黄知县才将来意道明:“沈榜眼,每次殿试后,朝廷都会由礼部发给你们新科进士牌坊银,共计三十两,而你们一甲前三,则另外还拨了五十两银子用来在宗祠树立进士牌坊,你这份银子,本官已给你带过来了。”
说罢,他身后的随从便送上来一个由红布包着的袋子,里头装的应当便是牌坊银了。
沈伯文接过,朝黄知县拱手道谢:“多谢知县大人。”
说完这件事,沈家为知县大人单独准备的一桌宴席也已经备好了,沈伯文主动相邀,黄知县推辞了一番,才同意了。
饭后,同沈伯文交谈的时候,黄知县发觉,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没有那些浮躁之气,也丝毫不见恃才傲物,没有仗着他是进士及第,而自己这个县令只是举人出身,便眼高于顶,目中无人,不由得在心里点了个头。
沈伯文自然是很尊敬黄知县的。虽然在科举出身上,人家略输一筹,但论起当官的资历,黄知县却深厚许多,自己这个刚准备不如官场的新人,还差了很多。况且长源县这几年发展的这般好,也多亏这位知县大人。
闲聊了好一会儿,说到方才所说的进士碑之事上,黄知县看沈伯文投缘,便主动给他推荐了一个县里石碑做的极好的工匠,还对沈老爷子道:“立进士碑是大事,千万要选好了日子。”
“大人放心,草民谨记。”沈老爷子赶忙应下。
沈伯文又道:“到时还望大人拨冗莅临。”
“一定一定。”黄知县此时心情不错,登时便答应下来,而且他也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毕竟沈伯文将来前途无量,能结个善缘也是极好的。
……
知县大人亲自推荐的工匠不仅技艺高超,效率也极高,一听说是做进士碑与进士牌坊,立即开工,连夜赶工了好多天,这才终于赶在沈老爷子特意请人算好的良辰吉日前完工。
最后进士碑就决定立在桃花村的村头,村里人们都觉得这个位置不错,面上有光极了,都在想,这碑在这儿,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就算不知道这件事的人从这里经过,看到进士碑,也能知道咱们桃花村出了个进士老爷。
黄知县说话算话,立碑之日果真亲自出席。
眼前这座石碑,龟趺龙首,高约七尺,宽约三尺,上头刻着沈伯文的姓名,生辰,籍贯,以及最重要的
——于景德十九年得中进士,名列一甲第二。
立碑过后,又是在宗祠立牌坊,广陵沈氏一族的人,只要能过来的,都赶了过来,齐聚宗祠。
看着眼前高高耸立的进士牌坊,长辈们都眼含热泪,颤抖着手,不住地在嘴里念叨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年轻一代虽然不似长辈们这般激动,但也是满脸的与有荣焉,投向沈伯文的目光又是羡慕又是佩服。
沈伯文扶着沈老爷子站在前面,手被老爷子抓得紧紧的,亦是思绪万千,感慨万分。
直至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了光宗耀祖这四个字的重量。
而此时,距离沈伯文回京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第六十章
正屋里, 沈伯文坐在老爷子对面,等着他做决定。
老爷子左思右想,才开口道:“我跟你娘, 还是不跟着你上京了。”
他主要还是舍不得将家里的地丢开,虽说老二够能干,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地里, 这要是跟着老大去了京都,那不是一下子就闲了, 没事儿干了?
--
第121页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