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消息,由于没有到三年一次的考察期,上面并不知道,连孟西州都没有多少人知道。
外界对此唯一知道的就是,文岭县堂堂一县知县,居然县衙出面行商贾之事,当时还有御史参木析,不过圣人只道,文岭县此事她是知情的,也经过了她的同意后,御史就沉默了。
毕竟圣人亲自要保下来的人,她们哪里参得动?圣人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她什么脾气她们还不了解吗?
文岭县就这么悄悄发展起来了。
随着文岭县一起出名的,就是“文岭药材”,目前市面上唯一稳定的药材供应商,竟然是文岭县这一个县。
几乎什么样的药材,她们都能种植,因为文岭县几乎是什么样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有,大部分药材所需的特殊环境,她们文岭都能找到。
稳定的供应货源,药材的品质品相,文岭也有专业的鉴定级别,甚至本地人还发现了好几种只有她们文岭本县才有的药材,药性温和,可以中和在很多药方上,需求量也不低。
短短几年,竟然到了部分中医药材的行业标准是文岭县定下来的,定价也是看文岭这边的定价。
先前只是周期短,用量大的药材价格跟标准受到影响。
因为木析不可能在前期种植那些周期长的药材,那些七八年才能看到收益的药材,在前期来看种植起来实在是不划算。
所以前期都是根据市场需求,看看她们文岭适合种植什么药材,还有她们掌握了哪些药材的种植方法,由医药署了解药物习性后再种植的。
可能说官府替百姓担了所有风险,百姓只管种,什么都不需要管。
到了后面,几乎市面上所有的药材都受到了文岭县标准跟价格的影响。
甚至到了上供给圣人使用的药材,太医都说这是“文岭特供”品相的药材。
当时圣人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什么文岭特供?哪个小国给朕特供药材的?”
那太医语塞半天才把这个乌龙解释清楚。
“文岭特供”不是特供给圣人的药材,而是指这种药材的品相百年难见一株,是所有药材品相最佳的一个档次。
每一次出了“文岭特供”,卖出去的价格都比普通的药材翻上个四五倍不止。
至于是不是“文岭特供”,文岭县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甚至很多连一些大夫都摸不清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标准。
但是后面的事实证明,确实是“文岭特供”的药材最好用,药性最佳。
圣人意味不明的笑了一下,轻声自言自语道:“好一个文岭县,好一个木拢溪啊……”
等文岭的药材出名后,已经是三年一次的官员考评了。
木析上奏,希望圣人能单独划分出一个部门来管文岭的医药署,不能只让知县单独管理。
因为文岭的药材生意,再过上几年,已经够得上盐铁官营的暴利了,而且药材可以说关乎整个宁朝,下到普通老百姓,上到官员乃至皇室的身体安全。
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慎重。
木析很清楚,以后哪怕有其他的药材种植地,也不会对文岭形成太大的威胁,因为文岭的地理条件实在优越的过分,也因为官方政策影响,以及药材种植行业的门槛其实很高,一般地方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基地。
这样一来,文岭县的药材供应基地,将来就是一个暴利的地方,其他在任的官员不一定能经受得住诱惑。
将管理权上移,严格把控住药材的出关标准,还有当地百姓种植药材的收购价格,只要这些方面把控住了,文岭县的药材供应基地才不会是昙花一现,或者沦为地方官员牟利敛财的工具。
圣人思考过后,决定等木析离任后再拿走文岭县对文岭药材供应基地的管辖权。
不过这段时间可以先成立朝廷直辖的医药署,比太医院低两个级别,医药署的一把手目前暂定正五品院使,目前由木析兼任。
木析真正实任的是正七品知县,但身上还有个从五品的州知县,现在又兼任一个正五品医药署的院使,加上医药署勉强算是她一手创立,算起来不过分……
当然不是这么算的了。
不过这个流程走的不过分,因为朝廷三年一次的考评,木析这次的成绩真的很亮眼。
本是降级担任知县,说起来都是贬谪去的最穷,最乱的县,最后经过她治理,短短三年,县内人口往上翻了足足七八倍,一个小小的县,上交的粮税居然没比一些富庶的州低到哪里去。
整个承安府,一个文岭县就交了承安府五分之一的粮税,你说过分不过分?
在不看GDP,不看招商引资的古代,看的政绩就是人口数量,交纳的粮税,看的是文治,县内的读书人如何如何。
除了最后一个,木析拿出手的政绩实在亮眼,亮眼到了哪怕想拿年龄跟资历说事,压一压木析的朝廷老固执都指摘不出什么。
因为本来三年前,木析就已经是变相贬谪了,不只是许老想历练木析,也是吏部的大佬想压一压木析。
木析被“贬谪”到文岭,是多方妥协的结果,到文岭县是许老的妥协,升两级贬谪则是其他吏部官员的妥协,最后圣人给了一封跟地方总兵的信,则是圣人的妥协跟保障。
她们都一致认为,太年轻的官员成不了什么事,先压了一压木析没什么问题,哪怕压个七八上十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十年后木析在官场仍然算年轻。
--
第113页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