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文屋
首页重生在好莱坞 第八百二十四章 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第八百二十四章 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在战争中,需要联合作业的拆弹小组起到的是一个非常关键却很少被人提及的重要作用,我只是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工作性质。”
    稍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娜塔莉成为了记者最主要的采访对象,影片政治正确的立场已经展现无遗,也不需要她自夸,她非常聪明的将话题集中在了那些所谓的‘英雄’身上。
    “巴格达在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一片可怕且危险的地界,但是拆弹小组所面对的却是更为糟糕的境况,在任何一个特定的一天里,都会有炸弹在这座城市里爆炸,至于其他10到15个没有被引爆的,则要归功于这些人数不多、秘密从事工作的拆弹专家的成功排险。”
    “事实上,这些人每一天都生活在致命的威胁当中,也令故事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一种张力、传统风格和戏剧冲突……其实从一种带有隐喻的水平线上出发,他们对于整个战争来说,就象征着英雄主义。”
    就像娜塔莉说的这样,《拆弹部队》除了“政治正确”和对战争的反思之外,对美军的正面表现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将美军中的拆弹兵作为表现对象就很讨巧,拆弹兵不是战斗部队,不会有其他影片中大量出现的跟当地人交火的场面,他们的拆弹任务都是在保护当地人的生命和财产,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
    因而美军在影片中就不是以侵略者和占领者的形象出现,而是以保护者和拯救者的面貌出现,而且拆弹本身就是‘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和大无畏英雄主义的体现,由此片中美军形象实现了升华,更容易取得理解和认同。
    其次是对男主角詹姆斯的塑造,虽然不拆弹誓不罢休的行为看上去有些疯狂,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堪称人性‘善’的一种表现。
    换个角度来看,他不愿采取其他安全引爆方式,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炸弹拆除,也可以解读成不愿意看到炸弹给当地民众造成一丝一毫的伤害。从伊拉克小男孩身体里拆弹,目的就是留个全尸,也展现了美国大兵的‘悲悯’情怀,而以身犯险寻找失踪小男孩的下落,更是表现出美军愿意与当地人‘和平相处’的心态。
    宣传时完全可以这么说——詹姆斯在片中的所有行为,从开头的拆弹到最后的追击恐怖分子,都是不顾个人安危在拯救他人,堪称英雄主义的化身。
    这样的“光辉形象”自然是全美主流意识形态愿意看到的,愿意树为榜样的。
    如果让这样一部影片通过奥斯卡这个强势平台传播至全世界,无疑是重塑美军和美国政府形象的一次效果显著的公关行为,同样,经过前几年伊战反恐影片的反思、批判潮流,美国民众也正在缓慢恢复对政府的信任以及对战争的支持和认同。
    影片中美军以正面形象重新出现、英雄主义回归,也是全美民众所乐见的。
    奥斯卡毕竟事好莱坞的奥斯卡,是全美的奥斯卡,它的立场会偏向哪方可想而知。
    其实,伊战、反恐战争作为对全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相关题材影片斩获奥斯卡只是早晚的事,只是之前的相关影片因为各种原因均为合格,而《拆弹部队》如今就出现在了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又用一种“无比正确”的姿态展现自我。
    随后,作为制片人的乔治?克鲁尼也接受了采访。
    他首先赞扬了影片和娜塔莉。
    “《拆弹部队》的每一步制作流程,包括执导、编剧、摄影、音乐和剪辑,从一开始就都在向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一定要提升影片真实的触感,强调里面让人紧张的激烈程度,与此同时,还不能失去这些复杂的角色的层次感。”
    “显而易见的是,娜塔莉?波特曼导演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对于如何运用身体和心理的危险去影响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把握的恰到好处……所以当我听完她对电影构思的描述,并且得知她邀请我加入影片制作时,我当时兴奋地差点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作为政治积极分子,乔治?克鲁尼也不会忘记表明自己政治正确的立场。
    “感谢此时此刻冒着生命危险在阿富汗及世界其他地方执行任务的美国士兵,向他们致敬,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战争片向来是好莱坞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反映二战的影片,就像瑞恩说的那样,对战争反思甚至是质疑,完全是属于胜利者的特权。
    二战是美国的光辉时刻,在这场善恶分明的战争中,美国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并通过这场战争成为超级强国,站上世界的巅峰,领导着整个西方社会。美国拍摄二战片自然带着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充斥豪情万丈的英雄主义情怀,一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点江山。
    如今,伊战、反恐战争同样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给政府和民众之间带来的却是裂痕,虽然远未到越战那种严重程度,但好莱坞影视作品对战争的负面表现已经出现了。
    《谎言之躯》、《引渡疑云》质疑美国的反恐政策,《决战以拉谷》、《勇者之家》直接描述战争给退伍军人和军属带来的创伤,《节选修订》、《拒绝再战》更是高举反战大旗,对联邦政府进行直接抨击……
    这些影片虽然没有成为占据好莱坞的主流影片,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联邦政府正在极力挽回战争给民众造成的不良影响,重新恢复政府的信誉,这些“不和谐”的影片自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希望看到的,而《拆弹部队》恰恰走了一条跟这些影片完全不同的路线,它貌似“反战”,实则“主旋律”,迎合了主流社会的迫切需求。
    同样,如果不想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政治正确是最基本的立场,面对这样一部点映的影片,即便是那些与瑞恩、与迪士尼不对付的职业影评人,依然要大唱赞歌。
    “一部伟大的电影,也是一部巧妙的电影,娜塔莉?波特曼交待得很清晰,让我们知道具体哪个人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那样做。”
    面对这种性质的影片,根本不用迪士尼公关,罗杰?艾伯特乖乖打出了十分!
    “当观众终于得以从《拆弹部队》那亢奋的副驾驶座位上下来,他们一定是在颤抖着,仿佛触电一般,他们很有可能会急切地想要再看一遍。”
    “紧张、勇敢、害怕,这将是二十年后人们从在伊美军身上所了解的事。这部电影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经典之作,如果有观众觉得时下的无情暴力是空想的话,这部电影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娜塔莉?波特曼制作了一部一流的战争片,一个生动的又充满危机的城市战争发生在伊拉克,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即时经典电影,演示了一个残酷炎热和尘土飞扬的实验室战争环境。”
    曾经的主流,如今边缘化的影评人纷纷为电影亮出了十分,这些人虽然影响不到好莱坞的主流商业片,但在奥斯卡上面,还是有一点发言权和影响力的。
    相比于这些影评人,迪士尼旗下的媒体则向全社会发动了类似洗脑般的宣传大战。
    前知名影评人托德?麦卡锡主持的abc电视台的电影推荐栏目,就深刻剖析了娜塔莉的导演手法,并且给予了高度赞扬。
    “《拆弹部队》具有记录的价值,但是整部电影的美学手段不是基于摄像机的纪录性,不是为了‘完整地’捕捉对象的存在,它是基于某种心理主义,基于战场上的人对战争的感受方式。”
    “用庞大数量的超短镜头来组成一部电影,镜头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剪辑逻辑,在某些情况下,镜头模仿的是拆弹队员的目光,当詹姆斯拆弹时,其他队员必须密切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目光必须时刻变换,迅速转移。这样的镜头背后反应的是战场上人物的心理状态。”
    “波特曼导演将这样的镜头扩大至整部电影,不仅是拆弹过程中,队员们在军营里休息时,甚至詹姆斯和卖dvd的伊拉克小孩玩足球时,用的也是这种高度变化的短镜头。“
    “这样的运用,其心理效果是惊人的,战场的紧张感已经退至其次了。娜塔莉?波特曼导演用这样的镜头和剪辑暗示的是人物心理的失常状态,他们无法以正常的方式完整地注视事物了,他们的注意力被迫不停地转移、分散,一切都是片段的,不连续的,他们无法对周围的存在产生整体感……”
    最后,托德?麦卡锡总结式的说道,“好的电影,要求形式和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完美地为主题服务。我认为波特曼导演在《拆弹部队》中近乎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狗男人秩序之外(骨科 1V1)见异思迁(NPH)食髓知味(姐弟骨科,1v1)白羊(校园1v1)光影沉浮(1V1h 青梅竹马强取豪夺)失火(换妻)黑玫瑰【母子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