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文屋
首页重生大唐做可汗 第379章 打嘴炮?(上)

第379章 打嘴炮?(上)

    英军干脆利落的干掉了阿斯帕鲁克,然后把李路的决对亲信,嗯系统人出身的特尔维尔送上了保加利亚王国可汗的宝座,特尔维尔一上台,就开启了全面亲英汉化政策,对自己真正出身的大英帝彻底敞开国门。
    另一方面因为查士丁尼二世被人谋杀,东罗马帝国陷入了混战之中,一是因为伊琳娜哀求李路为自己的侄子报仇,另一方面,李路也觉得解决君士坦丁堡的时机到了。
    他看向了自己和伊琳娜的儿子李察,然后笑眯眯的问李察,“理查,你想不想过一把皇帝瘾?”
    他这句话可把自己儿子吓得不轻,“父皇,咱们大英帝国皇帝只能是您,就是您百年之年,也轮不到孩儿来做,我大哥英明神武………嗯,我早想好了,您把潘帕斯那块地分给孩儿得了………”
    李路听了李察的话,就是一愣,哎呦,臭小子眼力不错嘛,知道那是一块好地,不过李察,你老爹我还真想让你做个真皇帝呢。
    “理查,东罗马那边皇室几乎被杀绝,伊拉克略家族只有你是嫡系继承人了……”李路笑着说道,“你阿爹我,打算把你送上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椅子上去……”
    “父皇,阿爹,那张椅子应该你来坐才行……”李察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孩儿听说世人公认两大皇统,一在长安,二在君士坦丁堡……能带上太阳皇冠的只能是您,阿爹……”
    “哈哈哈,什么世间两大皇统……”李路哈哈一笑,“你看,你阿爹我称帝这么多年,谁敢说我不是人间帝皇?”
    看着开启了霸者模式的老爹,李察那叫一个羡慕自豪啊,这就是自己的老爹。
    谁敢说李路不是人间帝皇?还真有人敢,长安那边人家就不认嘛,李小九两口子坚决不认李路那个帝位,他本来想干掉李路,实现自己超越李二的无敌霸业,可是真正和英军接触了,唐军才知道一向骄傲无比的他们根本不是英军的对手。
    李小九为了给自己积蓄力量争取时间,他派出了以娄师德,张谏之和王孝杰为首的使团,启程去英国,准备先稳准李路,顺便在名分大义上压倒李路,好涨涨唐军的士气。
    简单的说,张谏之他们就是要来英国准备和李路打嘴炮,可是他们可能忘了一点,那就是在战场得不到的东西,别指望打嘴炮能压倒对方。
    可张谏之他们却认为这个嘴炮必须打,因为他们认为大义名分在他们这边,他们长安是正统王朝,而在他们看来李路的所作所为就是大逆不道。
    他们几人都是儒家弟子,而孔子的《春秋》是儒家至高的经典,正统的法理基础就是源于春秋,它分为“居正”和“一统”两个层面,以儒家经义为本,正统即儒家道统。“国之统也,犹道之统也。”
    “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春秋》首重名分,名分之要点即要辨明华夷之防,“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尊王攘夷的要旨在于华夷之辨,其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华夏礼义作标准。
    春秋公羊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结合邹衍“五德运转说”和儒家五端——仁义礼智信,王者是五帝感生的且受天命作皇帝,需要制礼乐昭五端以奉天,行德政,“天子命无常,惟命是德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失去天命会引起易姓革命。故凡天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决者,皆至于《春秋》而定,非定于《春秋》,定于礼也,故太史公自序曰:‘《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程颐亦曰:“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
    明朝人邱浚也认为正统的标准“在严华夷之分;在立君臣之义;在原父子之心。”方孝孺也持此观点,“不过辨君臣之等,严华夷之份,扶天理,遏人欲而已。”唐代皇甫湜解释道:“王者受命于天,作主于人,必大一统。明所授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以为夷狄者,无礼仪也,岂系于地哉。”
    瞧瞧这么多儒家人言无不是在说不尊孔孟,就是蛮夷,就是以夏变夷,只有认可他们儒家才算正统,李路的所作所为很明显就是动了他们的蛋糕,可问题又来了,眼下的大唐是尊孔,可是他们一手遮天的大唐怎么打也打不过英军,笔杆子要和枪杆子较量吃亏的很有可能是笔杆子,不信?不信去问问躺在昭陵的李二,要是枪杆子背叛了他,他的刀把子会不会叫他们做人?
    李唐有使者准备出使的信息被锦衣卫用信鸽传递到了英国,李路看了之后笑了,他们是来讲和为李小九拖延时间的,更重要的是这几个人竟然是要来和老子争论华夏汉人正统来的啊,正统,呵呵呵呵........
    正统这玩意吧,实际上从来都不是口头上挣来的。谁对这片土地贡献大就会被后人认为是正统。华夏每次动荡哪次不是尸骨盈野,春秋战国,秦末,新朝,三国,五胡乱华,隋末,唐末,靖康,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国,各种制度死去活来,翻滚n次后留下来的全是当时狠人原创。
    唐时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态度和汉时一样么?宋时人的精神状态饮食起居和唐一样么?明清呢?正统?呵呵,还记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么?始皇大一统度量衡文字,所以后人认他是正统,哪怕他灭了六国史书暴君。武帝被说穷兵黩武得还不够么,但他让这片土地上的臣民世称汉人。隋可怜就两个皇帝,但捣鼓出了科举,大运河,所以他是正统,哪怕此朝文采不显也甩了风流的两晋、南唐n条街。
    何以是正统?他们成就里光醒目的就编了一本教科书,考点无数,所以自然是正统了。华夏是一个血浇出来的老民族,无数人以各种精神状态各种生活方式生存在一个逐渐成型的大背景下,悲欢离合,兴起与衰落,它的计时单位甚至到了千年。想要当它的正统,最起码要有足以夸耀百年的功绩才够的上这张门槛。
    中华文明何谓正统?诺大的家业,当家的走了,留下大儿子小儿子分家,另有侄儿女婿之辈,纷纷标榜自己正统继承之地位。又如何以统一标准划分?长子占着祖宅,次子拥着器物,侄儿守着祖宗礼法,女婿掌着祖传手艺,且争这个做什么?旧世界消亡,不代表中华文明的没落,这反而是中华文明开枝散叶,遍地开花的结果!这么迂腐地分这些做什么?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有能耐把自家牌匾做大做强那就是正统啊!
    想到这里,李路轻蔑的笑了笑,跟我谈正统?正统有个蛋用啊,王侯将相,都宁有种乎了,他李路才不信儒家正统这一套呢........
    张谏之他们几个虽然说是出使,但他们内心有着很强的天朝上国情节,在他们看来,他们大唐是天朝上国,宇宙的中心,我们只搞一种外交,那就是周边小国屁颠屁颠来给我们进贡,以表忠心。
    在他们看来,没有平等外交这一说,嗯,波斯,还有拂菻国(就是东罗马帝国)都被他们当成海外小弟,他们和已经灭亡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的唯一区别就是他们远了一点。但等他们到了人家英国的本土,却看到了一个完全不输于他们李唐的国度,这让他们感觉很受伤.....
    李唐使节到了碎叶之后,却发现李路不在碎叶,他在娄师德他们来碎叶之前,去了天竺视察。在得知李路在天竺之后,大唐使团得到了李路的允许,他们称作铁路前往天竺第一大港口果州。
    李路不在,娄师德他们只好一边南下一边游玩,探查英国的虚实......
    张谏之的文人脾气又发作了,比如他在游览了英国天竺行省的千里平原的时候,他这样写:”是处千里平原,一望无际,长林丰蔚,远山起伏,有如驱车太行间。田家小屋,旁树结构,三三五五,自成村落。车行过处,时有流水潺湲,横渡桥底,浅绿可染。”这是写景色的。
    “英国政治,立法操之于君王和立法院,行政责之与政事堂,宪典掌之司法部,君王裁成于上以总核之。其兴革诸政,大都院堂和君王议妥,而后经枢密台呈于君王签押施行。故一事之兴,必经众人之讨论,无虑耳目之不周。……百官承流于下,而有集思广益之休;君王垂拱于上,而有暇豫优游之乐”。这是写政体的......
    张谏之是儒门的忠实信徒,他对李路在英国的一切施政都看不惯........
    (本章完)
    www


同类推荐: 梵行穿书之欲欲仙途(NP)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顶级暴徒碎玉成欢(np)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快穿]与魔女的交易(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