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文屋
首页重生七零小村女 第636节

第636节

    小秋点点头:“好。”
    第一千三十四章
    一转眼进了腊月,腊八是春节的先锋,过了腊八,就闻到了年味儿。
    吴奶奶提前两天就给小秋打电话,让她过去过腊八,还说她准备了红糖和酒酿馒头、腊八糕,让她过去一起吃。
    这天,小秋惯例早早起床,安步当车,步行去了趟东市场,买了她和家人最喜欢的门钉肉饼和炸大虾,又赶着最早一批买了刚运来的新鲜黄花鱼和墨鱼,又挑了一块极好的五花猪肉、两斤鲜虾,这才心满意足,溜溜达达往家走。
    拎着菜篮子进门,在秋芬嫂子接过去之前,又偷渡出一捆嫩韭菜、十几颗肥嫩新鲜的蘑菇和几个嫩冬笋。
    “哎,怎么你每次都能买到这些稀罕物儿,我咋没碰到一回?”秋芬嫂子一边接了菜篮子,一边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小秋暗暗甩了滴汗,只当没听见,笑嘻嘻道:“收拾收拾,一会儿少包一点,我带过去给吴奶奶尝尝。剩下的,晚上等师父回来一起过节。”
    说完,不再多待,拎着肉饼和炸虾,扭头出了厨房,招呼二哥三哥和小夏吃饭去了。
    吃过早饭,小秋很快调好了黄花鱼和墨鱼两种饺子馅儿,秋芬嫂子也和好了面,两个人一起动手,很快,两种馅儿的饺子就各包了一盖帘。
    小秋用盖帘托着饺子放到院子中,回头洗漱换衣服的工夫,外边的饺子已经定了型,虽说还没冻透,但装进盒子里,已经不会互相黏连。
    小夏临近期末,要留在家里复习,成江成河吃过饭就去了公司,只有小秋一个人,拎着饺子,赶在半晌午时间,坐车去了大院。
    或者是生活好起来了,也或者是事事顺遂,操心担忧的少了,吴奶奶的身体这两年反而看着好了不少,特别是冬天,房间里的暖烘烘的,又干爽又舒适,吴奶奶的精神头儿也比夏天好上不少。每天都会在封闭起来的阳台花房中,剪剪枝、浇浇水,伺候着她心爱的花卉盆栽,倒是将一进门的暖房打理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
    小秋到的时候,吴奶奶正在和陈嫂子一起,把做好的馒头放进锅里去蒸。
    小秋打个招呼,直接把饺子拎到后门,放进打起来的存放物品食材的棚子里去。
    “小秋包的饺子特别好吃……今儿是什么馅儿的?”吴奶奶丝毫不客气地询问。
    小秋笑嘻嘻地挽了老太太的胳膊转回来,一边道:“是黄花鱼和墨鱼的。”
    吴奶奶笑着点头:“黄花鱼的我吃过,鲜的很,不知道墨鱼的味道如何,待会儿,要好好尝尝。”
    小秋笑着,顺着吴奶奶的示意,扶着老人一起去了眼光满满的阳台花房,陪着吴奶奶精心地伺候着她的花儿,递个剪刀、小耙子什么的,一边陪着老人说话。
    吴戈上军校,向来难得见人。吴海港和李希的工作都忙,周末也很少能回家。就连吴爷爷,也找到了新乐子,每天吃过早饭就去老干部中心,和几个老朋友打乒乓球去了。吴爷爷自称他自己虎老雄风在,球场上一如当年的战场,大杀四方,所向披靡。
    吴奶奶细碎地和小秋说着每种花的习性,伺候的心得,来到一株高大的茶花前面,指着鼓着花苞,即将绽放的茶花,笑道:“这株十八学士,还是戎子给我淘换来的,好像是79年,说起来,也养了九年了。刚搬回来的时候,只有四五十公分,看看,如今,比人都高了。你爷爷不止一次劝我,将它挪到院子里去,我却怕一个移不好,给它折损了去,一直没能下这个决心……唉,只是,你看看,这小小的花房,终究不是它安身的所在……”
    吴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却向来不是话多啰嗦的,今儿说起这茶花来,却意外地长篇大论起来。
    小秋凝神听着,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念头。等吴奶奶长篇大论地说完,把手中的剪刀递回来,小秋顺势将喷壶递过去,一边笑道:“这花儿在奶奶眼中,就像我们这些孩子,奶奶心里是恨不能天天看着我们,吃饱了没,是不是穿暖了……可孩子们长大了,终究要独自面对外边的世界,面对人生的阳光和风雨,您老且放宽心,这花儿被您悉心照料养护了这么多年,生机满满的,移到院子里,也一定能够生长的好好地,年年给您开出一树的花来。”
    吴奶奶回头瞅着小秋,露出一片欣慰来,笑着点头道:“你这话说得在理,奶奶也想明白了,过完年,就让人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它移栽到室外去。”
    小秋笑着陪老太太又给两盆兰花松了土,浇了水,吴爷爷背着手从外边回来,陈嫂子也招呼开饭,小秋这才陪着吴奶奶离开阳台,回了餐厅吃饭。
    吴奶奶亲手做的馒头和糕饼都极好,松软清甜,连吴爷爷也难得地赞了好几句。至于小秋带来的饺子,陈嫂子一样下了一盘,吴奶奶和吴爷爷都很喜欢,特别是吴爷爷,特别喜欢墨鱼的饺子,一连吃了十几个。
    吃罢午饭,陈嫂子沏了茶送上来。
    吴爷爷喝的是几十年不变的武夷岩茶,吴奶奶的饭后茶却已经放弃了她挚爱的碧螺春,换成了小秋配制的和胃消食茶。小秋也凑趣捧了一杯消食茶,慢慢喝着。
    吴爷爷喝了半盏茶,吁了口气,笑呵呵道:“今儿这饺子合口味,不知不觉吃得有点儿撑了,哈哈哈……”
    小秋笑着道:“您老喜欢,改天我再给你包就是了。”
    “吃饺子是小事儿,多来陪陪你奶奶吧,老太太又不爱串门子,天天一个人闷在家里……”吴爷爷似真似假地抱怨一句,引得吴奶奶横了一眼,他立刻转了话题,“还是小闺女贴心,不像那两个臭小子,一个长住学校不见人影儿,一个又要出京挂职……”
    小秋半垂着眼睛默默听着,只看到她脸色平静,嘴角甚至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吴奶奶和吴爷爷目光碰了碰,却又无奈地转开目光。闲谈了几句,两位老人都要午休,小秋也借机辞了出来。
    第一千三十五章
    四季流转,时光飞逝,一晃眼小秋就要大学毕业了。
    因着成绩卓越,离着毕业大半年,学校里就找她谈话,说给她一个保研的名额,希望她能留校深造。
    继续深造是肯定的,只不过,本科之后,小秋准备回去跟着郑秋实,继承他的老人家的衣钵了,郑秋实是京医大的客座教授,小秋会留校深造,但却婉拒了保研的名额。以她的成绩,考研完全没有压力,她就没必要占一个保研的名额了。
    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刚过了春节,文帧栎教授将她叫过去,告诉她有个交流深造的机会,脑外科专业。
    国内的医学发展毕竟滞后,能够出国深造,是许多医学生梦寐以求的,小秋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立刻拒绝文教授,而是回去和师父郑秋实商议,郑秋毫不犹豫地就一口答应了。
    “……你年纪小,出去看看,长长见识也好。”
    于是,在同年级同学忙着毕业分配的时候,小秋已经收拾好了出国的行囊,等签证的功夫,她向郑秋实请了假,回了趟老家。
    只不过几个月,三合村似乎又改变了许多,村子前边多了七八座新起的院落,都是一砖到顶的砖瓦房,砖墙整齐的大门楼,仿佛比着似的,一家家收拾的都特别整齐气派。
    村里的柏油路一直通到乡镇,通到县城,若是仔细看去,就会发现,曾经是稀罕物件儿的电视机,几乎已经普及到每一户,看每家屋顶上高高的电视天线就知道了。
    利群大伯和大伯娘的身体都很硬朗,大儿子在县城,二儿子在市里,三儿子成岭已经是小秋公司的中层,也在京城买了房子结了婚……三个儿子儿媳都很孝顺,大奶奶去世后,三家都争着要把利群大伯两口子接了去养老,老两口却坚决不肯离开,只他们老两口守着故居,还有两三亩田,清清静静地过日子。
    利群大伯的大队书记两年前卸任了,全村一致推举下,成海当选接任了大队书记。如今,村里的青壮年大多招进他们的禽蛋加工公司上班,一个月领的工资比国营厂子还高出一大截去,很多小青年进厂一年多,已经买上了摩托车,穿着时髦精神的青年男女骑着摩托车进出,也成了这年村子里新的一景。
    小秋爷爷王建国身体还不错,奶奶李秀英糊涂的很了,刚过完春节没多久,糊里糊涂地走出去,栽进了门前的刚化冻的小河,发现及时救了回来,却还是病了。刚开始只说是受寒感冒,住了三天院病情非但没见好转,竟一路严重起来,肺部感染以至于呼吸衰竭,一周后,还是走了。
    小秋回到家,看望过爷爷、利群大伯和自家大伯大伯娘,王爱巧得了信儿,带着孩子赶过来,二牤子也跟着一起过来,手里拎着半袋子藕芽儿。
    大哥成海开了公司,又接任了村支书,村里的养殖场和河塘实在顾不过来,一并转给了二牤子和王爱巧两口子。王爱巧收了性子后,毕竟是初中毕业生,专门去县城学了两个月会计,如今和二牤子一起,把养殖场和河塘打理的很是有模有样。奶奶李秀英去世时,王爱巧就借着大家都在,拿出一些钱,还孩子看病欠的一部分欠账,还一再保证,剩下的,争取两年内还清了。
    对这两口子,小秋实在谈不上多厚的感情,但对小表妹却有几分怜惜。手术矫正很成功,小表妹的身体好得多了,虽然还是略显瘦弱,但基本上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了。小秋将她给小表妹买的衣服、吃的拿出来,正好交给他们。
    她这趟回来,时间有限,在村子里盘桓了一天,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开车离开了村子,回县城的路上,经过镇上时,去拜望一下玉华婶子。
    王奶奶中风恢复的不错,安安然然地度过了七八年,两年前的冬天,在睡梦中去了。李栋学习一般,读完初中没再下了学,买了辆农用三轮,往海铺子做起来海产品的买卖,已经结婚生子。李柱学习还算不错,上了师范,如今分在县小学当老师。
    小秋进门的时候,玉华婶子正洗着一大盆衣服,洗衣盆旁边蹲着一个两三岁的黑胖小子,正用小手戳着洗衣盆里的泡泡。这是李栋的儿子了。
    小秋和玉华婶子没说几句话,李柱推着自行车从外边进来,看到小秋愣了一下,随即惊喜满满道:“小秋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今年就要毕业了吧?分配单位确定了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毛毛糙糙的,真不知道他平常怎么教学生的。
    小秋好笑着,回道:“我要出国学习两年。”
    “啊,要出国了?实在太好了……”李柱惊喜连连地说着话,都忘记了身后跟进来的另一个人。
    小秋却早就看到了,已经长成大人的刘振河,他穿着白衬衫和青色的西裤,头发也梳理得很整齐,曾经皮肤黝黑的淘小子,已经脱胎换骨,恍惚中,小秋似乎又看到了当年被媒人领到她面前的英俊的青年。
    只是,时隔太久远,久远的如褪了色的老照片,只是一个恍惚,就消散了,重新回到眼前的现实。
    她只是对刘振河略略点头微笑了一下,随即就转回心思,听李柱叽叽呱呱说起他对国外的憧憬来。
    刘振河是过来拿墨鱼干的,他的妻子刚刚生了孩子,奶水不足,打听着墨鱼下奶的偏方,特意拖了李栋去海铺子捎回来的。
    玉华婶子特特地叮嘱:“别放盐,细细地火多炖一会儿,喝汤……”
    刘振河似乎有些尴尬,躲着小秋的目光,含混地答应着,匆匆告辞去了。小秋含笑看着他离开,心中暗自替他高兴……上一辈子,他们结婚五六年,她也没给他生孩子,害他离婚再婚,三十五六才有了自己的女儿。还好,这一辈子,他的人生很顺遂,工作顺利、家庭也美满,真好。
    第一千三十六章
    出国交流的两年,小秋过得极充实,一天二十四小时,她几乎拿出将近二十个小时来学习,当然,这是在大清花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
    以异常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习之后,她在国外的专业课到时罗森特教授到底找到她,兴奋地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他替她申请的中医针灸辅助脑外科手术恢复的研究项目已经得到批准,只要小秋愿意,就可以留下来,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
    小秋很诚挚地向教授道了谢,然后婉拒了他的好意。一周后,她就踏上了直飞京城的航班。
    一去两年有余,终于回国,即便是小秋,也难以遏制心中的激动。当空乘人员广播说飞机已经到达自己国家的上空,一直安安静静的小秋,也像许多人一样,透过舷窗向下眺望起来。
    落地后,当双脚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小秋才觉得自己提着的一口气,长长地松了出来。
    时值初秋,下了飞机后,一阵凉风吹过来,小秋解下包包上的薄围巾裹在肩头,迈开步子,随着人流,走出机场。
    走出通道,迎面有不少人等待接机。不少是亲人相隔几年、多年的重聚,抱头流泪的不在少数。小秋微笑着经过一个个团圆的画面,不自禁地加快了脚步。
    “小秋!”一声呼喊传过来,小秋愣了一下,才回头看过去。
    她回过的消息没有通知家里,她没想过会有人来接机。
    一身夏常服的高大青年,迈着长腿跑过来,隔着三五步处,才放慢了脚步,一边朝着小秋绽开大大的笑容,露出一口格外洁白整齐的牙齿。
    小秋拧眉瞅着他,忍不住失笑道:“戈子,你这是去非洲了?”怎么能晒成这样?就这肤色,放在米国,隔远了看,指定会被认为是非裔。
    “去高原参加了一个集训。”吴戈咧着嘴笑着,伸手接过小秋的行李。
    一晃眼,小秋惊讶道:“两年不见,又升两级啊?”
    因着吴戈先去西疆,又参加了南边战役,连续几次立功后升为少校,毕业时定衔升了一级,如今又升了一级……他才二十六岁,这个级别已经很罕见了。
    吴戈咧着嘴嘿嘿一笑,“还行吧!”
    瞅着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洋溢着嘚瑟的某人,偏偏口不对心地说着话,小秋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大白眼,随即,自己先笑起来。
    这位一向是脸皮厚,她离开两年,再重新感受体会到,还真是,另一种欢欣喜悦。
    吴戈瞅着小秋的如花笑靥,心中的喜悦也如啤酒的细密泡沫,咕嘟咕嘟往外冒着。他强自压下自己飞扬的眉梢,将还未公布的好消息咽回去——他说的高原集训,看小秋波澜不惊的,大概是以为国内,其实,他是去参加了国际的军事训练比赛,并且夺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此次参加比赛多的人都有嘉奖,他的成绩最好,奖励自然也最重,其他的不说,衔升一级,已经确定了。
    走出机场,坐到车上,小秋才笑着问:“怎么就你一个人?”
    吴戈无奈地一笑:“我就在附近执行任务,直接赶过来了,其他人还不知道。”
    对于吴戈来说,查个航班名单不是事儿,小秋也没就这种事追问什么,只放松着自己靠在宽大的重型军用吉普的座位里,叹着气道:“高速路通了,即使下大雨也不怕了。”
    说完,两个人同时笑起来。
    即将下高速路的时候,吴戈突然道:“秦戎和金笛在一起了,婚期定在国庆节。”
    小秋微微惊讶着回头看过去,与吴戈的目光一碰,随即欣然而笑:“戎子和金笛,挺不错的。哎,我之前也不知道,也没准备……我得想一想,给他们准备个什么礼物才好。”
    小秋笑着,目光转向车外,心中某一个心结就此打开,再不用牵挂。
    成江和乔西五一节已经结了婚,她赶着学业没能回来,只寄了一份礼物给他们。前些日子得了消息,乔西已经怀了身孕。
    廖辰在挂职期间结识了一位姑娘,如今孩子已经满地跑了。
    秦戎和金笛也要结婚了……真快呀,他们这一群人,一转眼都长大了。


同类推荐: 梵行穿书之欲欲仙途(NP)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顶级暴徒碎玉成欢(np)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穿越到里番世界[快穿]与魔女的交易